长江日报记者夏奕 实习生顾雨晴 通讯员李佳 高航 廖立勋 张巍 张慧 邵琦配资炒股投资
11日13时50分,民警邓洪戴上防尘口罩,走出宿舍,迈步走入检验通道。此时,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管所沙湖总所的车检通道,等候检验的车辆已经排好队。邓洪招手示意排在第一位的司机把车开进检验区。
毛女士和丈夫打开车门,将资料递给邓洪,这台崭新的小米新能源汽车是他们刚买的第二台车。邓洪向二人简单讲解了流程,熟练掏出手电筒,确认车架号、电机编号,又检查油漆、仪表盘、座椅和轮胎,车前和车后仔细查了约5分钟,并将结果与手里的购车资料一一比对,确认无误后,为夫妻俩办好检验手续,二人满意离开。
骄阳当空,检验通道的三条队伍有序排队,依次接受检验。邓洪的头上、脖子、后背很快布满汗水。长江日报记者问:“出汗太多挡住眼睛怎么办?”他笑呵呵抬起手臂抹了抹额头和眉毛上快要滴下的大颗汗珠,回道:“我们慢一秒,群众就得多等一秒。我们争取不让一名群众多等。”
细看邓洪和他的多位同事,记者发现他们眼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血丝。邓洪解释,这是车检民警的“职业病”。汽车结构紧凑,检验时有很多细节必须拿着强光手电筒探头贴近才能看清楚。许多车辆前盖打开后,常有污垢、油垢或锈迹,车上灰尘也多,检验时免不了近距离接触,久而久之眼珠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。
“车检民警必须细致,任何有疑虑的地方都要亲手确认。”棚内气温实测已经超过38摄氏度,邓洪伸手擦了擦一台车的车架号上的灰尘,核对每个字母和数字。每台车的前盖打开都是迎面而来一股热烘烘的气流,他依然俯身打开手电筒,用手指摩挲着细细检查,“再烫也得亲手摸清楚才能放心”。
排队候检的车辆一台接一台,记者问:“想上厕所怎么办?”邓洪笑说:“出这么多汗,其实也不太需要上厕所了。”
据了解,今年来武汉市机动车登记量稳步上升,仅6月就有近2万辆车上牌。而邓洪所在的车管所沙湖总所的检验通道日均检验车辆近200台,车检民警每天至少站立6小时,平均步数超过1万步。为了让群众一次办结、少等待,车检民警提前上班、延时服务是家常便饭。
烈日下配资炒股投资,下一辆车驶入,邓洪又小跑着朝车门凑过去,“我多跑两步,再快一些,群众就能少热一会儿”。
弘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